常见异常及解决方法
1、两个节点近距离测试,低波特率通信正常,高波特率无法通信。
可能原因:未加终端电阻。由于CAN收发芯片内部CANH、CANL引脚为开漏驱动,如图1,在显性状态期间,总线的寄生电容会被充电,而在恢复到隐性状态时,这些电容需要放电。如果CANH、CANL之间没有放置任何阻性负载,电容只能通过收发器内部阻值较大的差分电阻放电。如果放电速度过慢,就会出现通信问题。
解决方法:增加终端电阻。
2、组网节点数少,通信正常,增加节点后,通信异常。
可能原因:总线电容过大。总线电容过大会影响CAN差分波形上升下降速度,如图2。
解决方法:a. 检查CAN节点接口的外围电路,是否有外加电容、TVS管等器件,适当去除,以降低电容。b. 降低工作波特率。波特率降低可以延长位时间,减小电容的影响,但若电容过大,则不一定有效。
3、应用中易损坏,更换??楹笳?。
可能原因:?;げ蛔?。CAN??橛捎谔寤芟蓿诓勘;さ缏返燃恫桓摺T谝恍┗肪扯窳拥挠τ孟殖?,干扰能量过大易造成损坏。
解决方法:根据损坏情况适当增加?;さ缏贰M?是推荐的典型?;さ缏吠迹缭炊丝谟蠺VS保护,CAN接口有三级电路?;?,可以抑制大能量的雷击浪涌。
4、5V??槠ヅ?.3V MCU,错误帧多或发不出数据。
可能原因:电平不匹配。5V??槠ヅ?.3V MCU在测试中可能并无异常,但由于某些参数的微小变化,就会导致电平不能正常识别。图4标示了??門XD输入高电平的最低值0.7VCC,如小于该值,则存在风险。
解决方法:选择3.3V??槠ヅ?.3V MCU,或增加电平转换电路。
5、近距离通信正常,远距离无法通信。
可能原因:
a. CAN速率过高。由于CAN总线的仲裁机理,其对延时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。线缆延时的存在,使得导线长度制约着实际应用中CAN的最高工作速率。CAN速率与通信距离成反比,速率越高,通信距离越短。
b. 线缆阻抗大,远端信号幅值过低。
解决方法:
a.降低速率,或缩短总线长度,可参考图5线缆长度与波特率的关系。
b.换用阻抗小的电线缆,或适当增大终端电阻值,可参考图6线缆长度与直流参数推荐。